上一章我们讲了,为了说清楚比特币能不能主宰货币江湖的问题,我将跟朋友们绕一个很大的圈子,那么我们现在开始绕。
当我们谈起经济,我们会首先想到什么呢?我想一定是首先想到企业,因为企业是经济的细胞。
企业有什么特征呢?当然是众说纷纭了,从不同的角度就能得出不同的判断。
而我今天要给朋友们奉献的是,企业就像一个人一样。一个人必须要呼吸,要吸进去气体,吐出来气体。这在传统的中国人看来叫做吐故纳新,这在时尚的中国人看来叫做新陈代谢。反正意思是差不多的。
而这个吐故纳新,新陈代谢,在我看来就是一进一出。人的一进一出很好理解,那就是吸气、呼气。
企业的一进一出稍微复杂一点,我们来捋一捋。
我想从两个角度来分析。
第一是从商品的角度。企业都是要购买土地、厂房、设备、原材料、技术、劳动力等等商品,也就是让这些商品进来。
进来了干什么呢?那自然是加工了,加工完了干什么呢?那自然是要让这个东西出去。而出去的这个东西自然是跟进来的东西息息相关,但又有很大不同。
比如一个服装厂购买了土地、厂房、设备、布料,聘请了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加工,最终出来的是一件一件的衣服。
所以,企业的一进一出,首先表现在商品的一进一出。
这是看待企业的一进一出的第1个角度。
当然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,也就是第2个角度。
第二个角度就是货币的角度。这个角度是和商品进出同时发生的,但是方向是相反的,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,而不是两个事情。
当服装厂销售服装的时候,商品出去了,可是货币进来了,因为我们买衣服的时候要给服装厂付钱,钱就进了服装厂的腰包。
这就是货币的“进”。
那么当服装厂去采购原材料、零部件、设备乃至土地、厂房的时候,这些商品进来了,但是货币出去了。
这就是货币的“出”。
所以企业的进出的第2个角度是货币的进出。
不管是商品的进出还是货币的进出,都像人吸气儿、出气儿一样,有进有出。
对于一个人来说,如果哪一天他不出气儿了,也不吸气儿了,那这人就over了。我们说人死了叫作断气儿了,就是这个意思。我们说人身体好,就说他气儿足,我们说这个人有点亚健康,就说他气儿虚。
总而言之,有气儿没气儿是断定人的死活的标准,气儿多气儿少是断定人健康状况好坏的标准。
总之,气儿这个东西,对人来说特别重要。
而企业也是一样,企业的气儿就是货币。当然你也可以说它是商品,货币跟商品只是同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,有商品,一定有货币,有货币,一定有商品。
当一个企业没有货币的进出的时候,你想象一下这个企业是什么状态?那就跟人没有气儿的进出一样,这个企业大约是快要死了,或者已经死了。当一个企业的货币进出量非常大、非常频繁的时候,这个企业是个什么状态呢?那也一样,就跟人气儿的进出量非常大一样,这个企业一定是生命力非常旺盛,状态非常好。
所以我说货币就是企业的气儿。
那么既然是气儿,气儿一定是运动的,世界上没有静止的气儿。
一个服装厂卖出服装,获得了货币,也就是气儿进来了。那么这个气儿他也一定还会出去,如果他不出去,那也就是有进无出,最终会跟人一样会被憋死。
企业卖出服装获得的货币这个气儿最终用什么方式出去呢?
我想大家都不陌生,那就是去购买生产服装的各种土地、厂房、设备、布料、技术和工人。一些东西买进来的时候,企业的气儿——也就是货币就出去了。
下一章我们认真分析一下,企业用它宝贵的气儿,换来了什么宝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