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章我们提到了一个问题,美联储虽然有条件和总统对着干,但是他为什么要跟总统对着干?他闲的没事,为啥不和总统搞好关系呢?当总统要减税的时候,他为什么还要加息和缩表。

我觉得,要搞明白这个问题,首先要看美联储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。

我认为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,又要从姓公还是姓私两个角度来看。

首先从股权结构上来看。3000家成员银行是私人企业,这是没有问题的。由3000家私人企业出资成立一个新的企业,就是12家联邦储备银行。那么从股权结构上来讲,它是属于私有制,应该是没有问题的。

其次,从治理结构上来看,所谓治理结构,也就是说谁在这个组织里面说话算数。言下之意是,如果这个企业虽然是一个私人企业,但是这个企业里面的管事的人,如果是公家的人,那么他的性质,也就未必是百分之百的私人性质。

那么这12家联邦储备银行的管事人也就是掌舵人是谁呢?前面已经说过是19个人,这19个人当中有12个是私人银行的老板,那么它是属于私人性质,这也是没有问题的。

容易引起大家有不同观点的是,另外还有七个人是国家任命的,具体程序是总统提名国会通过。

同时美国也把这由七个人组成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定性为政府机构。既然是政府机构,那当然应该是姓公的。而且这七个人是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里面权力最大的七个人,也是决定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的七个人,那么这七个人是什么性质,对于确认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姓公还是姓私的性质至关重要。

所以我们必须要来看一看这七个人的来历。

从一般意义上来说,美国国家机构任命什么样的人成为这个七人委员会的成员,是没有特别的限制条件的。

可是我们可以想一想,既然这七个人要主宰美国的货币政策,那么他至少应该是业内的专家吧。我们很难想象美国人会把美国农场的一个农民,一个对货币政策知之甚少的人任命成这个七人委员会的成员。我在这里不是说农民没有知识,美国的农民的知识程度是非常高的,我是说他对货币知识知道的多少。

那也这样说来,这七个人至少应该是业内人士。

既然是业内人士,我们可以推理一下他大概率来源于哪里。

毫无疑问,应该还是来源于美国的银行系统。

而前面已经说了,美国的银行系统都是私人性质的,所以这些人的出身应该也是来源于这些私人性质的银行。

有的人可能会说,那有没有可能来源于一些非常独立的经济学家呢,比方说大学教授。

回答是有。而且还不少。

但问题在于,即使是大学的经济学教授,他研究美国的银行问题。能脱离美国的3000家私人银行的这样一个现实吗?他会不会和3000家私人银行,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更为重要的是,在美国,如果你是银行这方面的知名教授,而且你有可能被国家任命为七人委员会的成员。而这个七人委员会制定的政策,能够极大的影响美国银行业的利润。如果你是美国这3000家私人银行的老板之一,你会不会想千方设百计去接触这个经济学家,去影响他的思想。会不会给他的科研经费搞一点赞助?让他在适当的时候帮你说说话呢?

反正如果我是3000家私人银行当中的某一家银行的老板,我是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去这么做的。

更为重要的是,我做这样的事情,在美国的法律环境下,它是不违法的,他不像在中国,如果某一个人可能会当某一个局的局长,如果我去给他一些经济上的报酬,去资助他的科研项目,那是违法的,是非常典型的腐败问题,抓住了我会坐牢,对方也会坐牢。

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。这个七人委员会的成员,虽然由政府提名国会审定。但是大概率还是会为3000家私人银行说话。

那么有没有人例外呢?

关于这一点,我们下一章再说。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