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静思的我

发布时间:2018年6月8日

网络来源:喜马拉雅

        曾经有一首流传甚广的歌曲,有这么几句歌词:“长路奉献给远方,玫瑰奉献给爱情,我拿什么奉献给你,我的爱人?”

        借用这一句歌词,我们今天来说一说,在金融危机当中,国际金融玩家拿出了什么奉献给他们制造的下跌。

        这个问题貌似不是一个问题,因为前面已经说过,他们制造下跌,首先要卖出。比如,狙击泰铢的时候,他们必须要卖出泰铢。

        那么问题来了,他们既然要卖出泰铢,他们手上必须要有泰铢。

        可是他们手上有泰铢吗?

        很遗憾,答案是否定的,也就是说他们手上没有。

        他们没有,他拿什么卖出?

        答案是一个字:借。

        是的,你没有听错,国际金融玩家制造金融危机牟取暴利的本钱竟然是没有钱。他们最初的钱竟然是借的。

        在索罗斯自己的著作《Soros on Soros》里面,索罗斯对此毫不讳言。事实上,这也不是秘密,在当今世界里面,所有的金融玩家自然手上应该有一些钱,但由于要制造危机所需要的资金量特别大,所以他主要的钱,可能是借的。

        索罗斯在他的著作当中是这么说的:”我们用自己的钱买股票,付5%的现金,另外95%的资金是借的。如果用债券作抵押,可以借到更多的钱。我们用一千美元,至少可以买进5万美元的长期债券”

        他在著作中没有说明他是在哪一次金融活动当中是这么做的,但是这大概可以体现出他的资金结构。

        应该说这一点与1815年内森·罗斯柴尔德买卖英国公债的做法还有不同,目前没有资料显示内森·罗斯柴尔德当年最开始卖出的英国公债是借的。看来世界还是有些变化!

        所以事情很清楚了,这么大的金融战争,其实对于国际金融玩家来讲,他其实是空手套白狼。

        当然,他这种空手套白狼的做法也是有极大的风险的。首先,他要为这些资金付出利息,如果他将来赚的钱,还没有他要付出的利息多,他就是一个亏本的生意。其次,在这样的金融战中,对资金的需求是源源不断的,如果说在最开始的时候,金融当局忽略了这个现象,借给他钱了,但是在随后的日子里,金融当局很有可能会掐断它的资金来源,或者提高它的融资成本,这个时候他的资金无以为继,就很容易出问题。

        所以国际金融玩家也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。

        同时,金融玩家的这种操盘手法,也给政府反击金融玩家提供了机会。这种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态势,是不是和战争极其相似?

        从上面的这个分析还可以看出。面对这样的金融危机,虽然我们看到了大量的成功案例。但是对于金融玩家来讲,这也是一招非常凶险的走法。透过这种凶险,我们说,我们把金融比喻成战争,确实不为过份。

        事实上,对于金融大鳄索罗斯来说,他在1997年狙击香港失败之后,然后又在2000年狙击美国技术股和欧元时再一次失败。于是他在2000年3月宣布解散了“老虎基金”,在4月宣布不再使用“量子基金”的名称。同时他非常无奈地宣布:“我们宏观冒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”。至此,两个在20世纪最后十年令全世界金融界寝食难安的两只大老虎——老虎基金和量子基金,真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。

        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,索罗斯的这种玩法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。而与他基本同时齐名的巴菲特,长期坚持持有价值股,至少到今天,仍然还是金融市场上的一棵常青树。

        那么,我们是否可以推理一下,在当今金融市场上,巴菲特的玩法和索罗斯的玩法,哪一个更为合适呢?

        当然,一切下结论都还为时过早,留待时间去评论吧。

        但是有一点,像索罗斯这样的高手,尚且要遭遇最后的失败,倘若我们某个人想小小地复制一下他们的这种操盘手法,是否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呢?是否意味着即使这一次成功了,下一次等待着你的,可能就是失败呢?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
        事实上,在世界金融市场上,短期炒作获得成功的具体案例很多,然而长期在市场上用这种玩法玩成常青树的人,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。玩到极致的人当中,索罗斯算是一个——然而他败了。

        有人可能会说,在《货币战争》一书当中所提到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应该是一个常青树。是的,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一棵常青树。但是这个家族的玩法绝不仅仅是指玩儿1815年的那种短期炒作的玩法。因为他们的玩法的根本在于不惜一切代价来把握住货币发行权,然后在此基础上影响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来赚钱。纯粹玩儿短期炒作,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路子。他们可能偶尔玩一把,但不是根本的玩法。

        多年以来,我认真查阅世界金融史,希望发现哪怕有一个人,长期坚持短期炒作,能在金融市场上成为常青树。可是我没有发现,是的,一个人都没有发现。

        在这个过程中,我确实知道了很多短期炒作成功的具体案例和名人,但是很遗憾,这些人最终都被市场打败了。由于这些人都是失败者,所以时间长了,我也就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了。

        这些失败的人当中有一个人很有名,那就是巴菲特的师傅格雷厄姆。他早年通过短期炒作,发了很大的财,是一个成功者。但是很不幸,后来他还是失败了。如果不是他的岳父借给他很多钱让他渡过难关,他可能就只有跳楼这一种选择了。然而渡过难关之后,格雷厄姆彻底抛弃了他先前的做法,转而研究企业的价值,进行价值投资,于是他又东山再起,并孕育了像巴菲特这样一批信徒。

        格雷厄姆前后两方面、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,似乎也在告诉我们,什么才是投资的正道。

       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,把这一章的标题,换一种说法:我拿什么奉献给你,我的投资?

滚动至顶部